首页

小妮踩踏

时间:2025-05-24 18:48:14 作者:“桥”见中意友谊70年 浏览量:45558

  

  两会中国经济问答丨如何看待当前中国引资态势和未来前景?——两会中国经济问答之八

  近段时间,我国吸收外资有所下降。一些外媒便借此炒作“外资撤离”“中国不可投资”“中国投资环境恶化”,渲染在华投资“风险”,唱衰中国经济。

  事实果真如此吗?如何看待当前中国引资态势和未来前景?全国两会期间,新华社记者就此采访了代表委员和权威部门相关负责人,并同跨国公司和商协会负责人对话。

  “外资撤离中国”?——超万亿元引资规模印证中国依然是全球投资热土

  2023年,我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53766家,同比增长39.7%;实际使用外资金额11339.1亿元,同比下降8%。

  新设外资企业数量的稳步增长,彰显全球工商界对中国市场未来的信心。而实际使用外资金额的波动,则来自疫情的“疤痕效应”、 地缘政治等多重外部因素的冲击。

  商务部外国投资管理司司长朱冰告诉记者,疫情期间,人员跨境往来、招商考察交流等活动受限,外商投资特别是绿地投资往往有一个较长的过程,项目洽谈签约、设立企业、建设、投产有时甚至持续数年,反映在实到外资数据上会有滞后。此外,一些国家推动产业和资金回流,出台涉华投资限制措施,干扰了正常的跨国投资决策。

  “近年来招商引资面临的国际竞争愈加激烈。”全国政协委员、河北省贸促会会长刘劲松说,发达国家和新兴经济体纷纷出台吸引外资的优惠政策,一定程度上会对我国吸引外资带来压力。

  放眼全球,世界经济艰难复苏,经济不确定性和利率高企对全球投资造成影响。联合国贸发会议数据显示,尽管去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总体实现增长,但如果剔除几个投资中转地,实际下降了18%。

  在全球跨国投资低迷、引资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,中国的引资“成绩单”可谓来之不易——

  引资规模仍处于历史高位。2020年中国吸引外资(含金融类投资)首次突破1万亿元,2021年、2022年连续平稳增长。2023年吸引外资仍保持了万亿元规模,处于历史第三高水平。

  引资结构持续优化。2023年中国高技术产业引资4233.4亿元,占实际使用外资金额比重为37.3%,较2022年提升1.2个百分点,创历史新高。

  “我们在与全球客户交流中感受到,中国作为不容忽视的巨大市场、全球增长的重要引擎,依旧是吸引全球投资的热土。”全国政协委员、德勤中国主席蒋颖说。

  “中国投资环境恶化”?——政策发力营造市场化、法治化、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

  中国营商环境怎么样,企业最有发言权。

  中国贸促会《2023年度中国营商环境研究报告》显示,2023年,受访企业对中国营商环境总体评价为4.36分(满分5分),近九成受访企业评价为“满意”及以上。

  中国美国商会不久前发布的《中国商务环境调查报告》显示,受访企业2023年财务状况较上一年有所改善,对未来两年业务前景更为乐观。50%的受访企业将中国列为全球前三大投资目的地。

  优化营商环境,中国一直在努力。

  5日提请审议的政府工作报告部署今年工作任务时提出,落实好外资企业国民待遇,保障依法平等参与政府采购、招标投标、标准制定,推动解决数据跨境流动等问题。加强外商投资服务保障,打造“投资中国”品牌。提升外籍人员来华工作、学习、旅游便利度。

  “中国的营商环境在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,为包括佳能在内的各企业提供了优渥的生存发展土壤。”佳能(中国)有限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小泽秀树说,佳能也从企业的角度提出了很多意见建议并被采纳,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贡献力量。

  问题从企业中来,政策到企业中去。

  建立外资企业圆桌会议制度,施行便利外籍人员来华5项措施,推动“外资24条”各项举措加快落地见效,解决外籍来华人员遭遇的移动支付问题,扩大免签国家范围……中国不断完善外商投资企业服务保障,及时回应和解决企业关切,切实打通外籍人员来华经商、学习、旅游的堵点。

  1月26日,奥迪一汽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预批量生产正式启动。这一总投资超过350亿元的项目顺利推进,得益于当地高效有力的政务服务。

  项目建设过程中,吉林省长春市通过并联审批、联合验收、容缺办理等方式,压缩审批时间,设立“项目秘书”等制度,政府工作人员扎进企业“上班”,及时帮助解决各项问题。

  “打造精准高效的政策环境、近悦远来的人才环境、敢闯敢干的创业环境、安心舒适的生活环境,这些举措能有力提升投资吸引力。”全国人大代表、长春市市长王子联说,要强化政府服务意识,畅通政策兑现“最后一公里”,在体制机制改革上先行先试、探索创新。

  如何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?不少代表委员建言献策。

  蒋颖委员带来了关于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,提升涉外法律法规制定和执行的一致性、协同性、可预期性的提案。“我们需要加大‘准营’政策执行力度,让外商不仅‘来得了’,更要‘干得好’。”

  全国政协委员、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院长顾学明说,要进一步提高我国政策的透明度和可预期性,解释好国家安全法、反间谍法等法律的出台背景和执行情况,回应一些海外媒体的不实报道,解除外资企业疑虑。

  “中国不可投资”?——跨国公司与中国市场在“双向奔赴”中互利共赢

  连日来,全球各大媒体持续报道中国两会,跨国公司高管关注中国两会,进一步凸显中国市场在全球工商界举足轻重的地位。

  “中国经济韧性强、动力足,中国市场规模和潜力大,跨国公司和全球资本看好中国经济的基本面。”全国人大代表、上海社会科学院党委书记权衡说。

  中国14亿多人口的超大规模市场正在向全球展开,更多高水平开放举措正在到来。

 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,继续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,全面取消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措施,放宽电信、医疗等服务业市场准入。扩大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,鼓励外资企业境内再投资。

  “关税总水平已经降至同世贸组织发达成员相当水平”“外资准入负面清单缩减到31项以下”“服务业开放加速推进”……中国两会上传递出清晰的信号。

  “目前,临港新片区正在打造国际数据经济产业园,加快跨境数据的‘一般数据清单’和‘重要数据目录’编制,对标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,加强数据跨境流动基础设施建设。”全国人大代表、上海临港经济发展(集团)有限公司董事长袁国华说,这将吸引更多跨国公司来华投资兴业。

  当前,跨国公司正以“提质换挡”的投资拥抱中国市场——

  就在全国两会开幕前夕,跨国制药企业阿斯利康宣布:投资4.75亿美元在华新建小分子药物工厂,上海成为其第五大全球战略中心。

  第七届进博会已签约世界500强及行业龙头企业近200家;肯德基中国门店规模突破1万家,数量超过美国本土;空中客车在欧洲之外首个飞机全生命周期服务项目在成都投入运营;美国商会访华团、日本经济界访华团、世界银行执行董事访问团等纷纷到访中国……全球工商界用实际行动表达对中国市场的看好。

  “中国的医疗‘大健康’市场,无疑是全球最具潜力的市场之一。”GE医疗全球执行副总裁、中国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张轶昊说,GE医疗中国销售额里中国制造的产品占比已经从三年前的30%多提升到现在的80%。

  在中国,为中国;在中国,惠全球。

  “中国对绿色发展、可持续发展的重视,和不少美国企业的发展方向十分契合。”中国美国商会总裁何迈可说,中国服务业的进一步开放将为美国公司提供发挥其专业知识、技术和能力的机会,美国公司也可以为中国服务业的发展和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更多贡献。

  施耐德电气执行副总裁、中国及东亚区总裁尹正说,去年施耐德电气在华成立了数字配电中国研发中心、中国研究院自动化研发中心、AI创新实验室等研发机构。“借力中国创新优势,我们将更多‘中国智慧’输向全球。”

  投资中国就是投资未来。

  “无论当下还是未来,中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独一无二,创新应用场景丰富,高素质人才充沛,全球竞争力显著。中国为全球产业繁荣注入新动能,为跨国企业构建全球竞争优势带来新的机遇。”蒋颖委员说。

  记者:潘洁、刘羽佳、段续

【编辑:邵婉云】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江西南昌:金色油菜花迎春绽放 铺满大地绘就秀美乡村画卷

贷款聚焦“稳投放”“优布局”。深化“区域+行业”经营,绿色、科技、普惠等“五篇大文章”“五大新赛道”领域企金贷款余额分别较上年末增长13.13%、9.25%、16.54%。零售个人经营贷、消费贷(不含子公司)余额较上年末分别增长5.66%、5.67%。重点区域分行贷款(银行口径,不含票据)占比提升至57.16%

(两会声音)深圳弘法寺方丈印顺:加快传统文化典籍数字化建设

10月23日,南京滨江规划建设展示中心。1:1000的“一江两岸”沙盘模型上,高楼与公园错落有致,长江自中段横贯而过,夹岸绿意绵延。当沙盘背后的大屏徐徐拉开,真实江景以更加明媚的色彩映入眼帘。

杭州修地铁挖出文物?官方回应:仍处初勘阶段

当天起举行的2024年静安区“春风行动”招聘活动将持续两天。此次活动由静安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(静安区人社局)联合静安区总工会、上海市铁路上海站地区管理委员会办公室举办。静安区人社局方面表示,考虑到节后返岗人群特征,主办方特地将活动举办地点放在人流密集、交通便利的上海火车站北广场,希望帮助更多求职者顺利地尽快就业。

中方回应美众议长涉华言论:停止采取损害中国利益的言行

冯波案件二审审理过程中,广受社会关注,来宾市中级人民法院曾更换合议庭法官。二审法院依法启动证据合法性调查程序,组织辩检双方进行法庭调查、法庭辩论和上诉人作最后陈述,充分听取了辩检双方意见,依法保障上诉人及其辩护人的各项诉讼权利。公开开庭审理历时二十余天。庭审后合议庭认真梳理辩检双方意见,围绕案件争议焦点逐一审查全案证据,根据查明的事实,依法作出上述判决。

“2024中国节”在日本东京举办

家人往往是余光中的第一个读者,忙于写作的他,通常只会在吃饭的时候才露面。“父亲会跟我们讲他正在创作中的作品,他对文学的热情也会感染我们。”余佩珊说,面对家中的文学家,几个女儿却不大愿意认这位“老师”。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